图集
天气渐热,口罩戴还是不戴?今天上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发布了常态化防控下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引。倡导公众养成经常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的良好习惯。
刘晓峰说,为做好首都常态化疫情防控,倡导公众养成经常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的良好习惯,加强自我健康防护,疾控部门制定了指引,建议医务人员和前往医院就诊住院人员、陪同陪护探视人员,从事公众服务(含窗口岗位)人员应当佩戴口罩。
应当戴口罩的情况包括:
■医务人员和前往医院就诊住院人员、陪同陪护探视人员,应当佩戴口罩。
■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病的患者及其接触人员居家或外出时,应当佩戴口罩。
■从事公众服务(含窗口岗位)人员,商场、超市、餐饮、酒吧、KTV、美容美发、环卫、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行业人员,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测温验证人员,应当佩戴口罩。
■前往人群拥挤、通风较差的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养老、托幼、托育、中小学校、福利等机构,应当佩戴口罩。
■年老体弱者、患慢性病人员、孕妇等外出时,或需与他人密切接触而又无法确定风险时,建议佩戴口罩。
■学校师生上课时,建议佩戴口罩。
疾控部门表示,两种情况可以不戴口罩:
■户外活动在保持1米线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在消毒通风良好、严格健康监测、保持社交距离的室内会议及活动场所,可以不戴口罩。
疾控部门同时表示,有关行业和单位根据各自工作环境特点,在卫生专业机构或人员指导下,可制定具体场景下佩戴口罩指引。(记者 贾晓宏)
北京要闻
-
口罩能摘吗?六类情况最好戴 两种情况可不戴
■前往人群拥挤、通风较差的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养老、托幼、托育、中小学校、福利等机构,应当佩戴口罩。■年老体弱者、患慢性病人员、孕妇等外出时,或需与他人密切接触而又无法确定风险时,建议佩戴口罩。
-
宾馆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
环境卫生: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人员接触较多的公用物品及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公共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客人退房后应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公共卫生间应增加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消毒次数。
-
北京:首批临时性岗位补贴资金已陆续发放到位
今天上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新九条”政策实施后,已收到各区重点中小微企业名单3.6万家,覆盖参保职工约36万人,预计将发放临时性岗位补贴逾5亿元。
-
首医大成立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试验学系
昨天是第16个“国际临床试验日”,由首都医科大学32家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组成的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试验学系正式成立。据介绍,首医大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试验学系将根据专业方向设立临床流行病学组、临床试验学组和临床药学组三个学组,统筹开设临床研究方法学概论、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等20门课程。
-
北海公园试航无人巡河船
昨天下午,专门巡视监测水质的5G无人巡河船在北海公园首次试航。目前,已有2艘无人巡河船准备投入使用,护城河、凉水河、南长河、什刹海、后海、北海、动物园湖、大观园湖等水域都将引入无人巡河船。
